严打假劣农资犯罪,公安部公布7起典型案例护春耕
当前公安部正严打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已公布7起典型案例。中小农牧企业应选择正规农资供应商,避免使用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和农药,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并影响产量。建议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重点核查农资产品合格。
当前公安部正严打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已公布7起典型案例。中小农牧企业应选择正规农资供应商,避免使用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和农药,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并影响产量。建议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重点核查农资产品合格。
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布全国存栏采精种公牛名单,中小农牧企业可据此选购优质冷冻精液,提升牛群遗传品质。这一政策直接规范种业市场,企业应优先选择名单内种源,避免劣质精液导致的繁殖效率低下问题。
2025年1-2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4920万吨,同比增长9.6%。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同比增长9.8%、9.2%、5.6%。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明显下降,与上年12月份相比,配合饲料出厂价格小幅下降,浓缩饲料出厂价格有所提高。
豆粕价格较2月高点下跌540元/吨,目前全国均价3240元/吨,饲料企业已开始降价,最高降幅达300元/吨。这直接降低中小养殖户的饲料成本,每吨可节省200-300元。
日本研发的"圆盘式高速单程播种法"可显著提升大豆种植效率,采用专用侧圆盘附件实现单程完成整地播种,作业速度达每小时3-4公顷,比传统方法快3倍。该技术通过大型侧圆盘改良土壤结构,使大豆湿害减产率从3。
种子设计初创公司Inari Agriculture已累计融资超过7.2亿美元,吸引了投资者的大力支持。我们采访了Inari首席财务官Lara Smith Weber,了解该公司的创新技术和轻资产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20%-30%,中小农牧企业应关注智能设备应用。华中农业大学研讨会显示,智能化养殖实践基地能提高产量15%以上,建议企业优先投资环境监控、自动饲喂系统。
垂直农业公司Oishii收购Tortuga AgTech核心资产,获取先进草莓采摘机器人技术,将降低采摘成本50%。在行业破产潮中,Oishii逆势扩张,吸纳核心技术团队,推动垂直农业智能化发展。
克明食品跨界养猪两年负债24亿却分红1.56亿,中小农牧企业需警惕盲目扩张风险。数据显示,2022年猪价波动剧烈,从年初15元/公斤跌至年底10元/公斤,企业应建立价格预警机制。
2025年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春季推介活动在安徽绩溪举办,为中小农牧企业提供了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机会。农牧企业可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农家乐、采摘体验等项目,增加收入来源。
陆基三文鱼养殖项目获8.8亿美元追加投资,计划2031年达5万吨年产能。中小农牧企业可借鉴其高密度养殖模式,在有限土地资源下提升产量。该案例证明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能突破地域限制,建议中小养殖场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