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专题研究稳定生猪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生猪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工作。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生猪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工作。
豆粕价格飙至3805元/吨刷新年度新高,油厂因检修和大豆延迟到港将迎大范围停机,叠加南美天气风险,豆粕供应趋紧或引发饲料涨价潮,养殖户备货压力骤增。
春节后玉米价格普涨,东北、华北涨幅显著,主因企业补库需求旺盛、国储收购加码及进口大降。生猪存栏高位、政策托底及国际行情拉动支撑全年看涨,建议农户把握售粮时机。
美国爱荷华州火鸡场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年内第三起疫情;印第安纳州新增4起疑似病例,累计扑杀超600万家禽,鸭群、火鸡均受冲击,疫情扩散风险加剧。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我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系,将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持小麦稳产高产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HNL实验室响应CDC建议,全面检测住院患者甲流阳性样本中的H5N1禽流感亚型,严防动物疫情向人类传播。利哈伊谷农业密集区因禽畜接触风险高,公众需警惕发热、结膜炎等症状,但当前普通人群感染风险仍低。
英国生物科技公司Tropic通过CRISPR技术开发不褐变、延长货架期及抗枯萎病香蕉,前两款年内上市,可减少运输损耗并拓展鲜切市场,抗病品种利用专利GEiGS技术精准抑制真菌基因。
研究测试大豆加工副产品(胶质与皂脚)替代豆粕对350头断奶仔猪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4%大豆胶可提升后期日增重5%,但对整体生长无显著改善;皂脚无效。两者对粪便干物质无影响,但大豆胶提升了干物质消化率。表明大豆胶有潜力作为低成本饲料添加剂,但经济价值需进一步评估。
温氏股份2024年营收首破千亿,净赚92亿,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猪价回升(均价涨13%至16.71元/公斤)及饲料成本下降,生猪销量超3000万头。但四季度猪价环比跌17%拖累利润,叠加行业产能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15%),2025年猪价承压。企业拟将养殖成本再降10%(6.5元/斤),行业进入成本战阶段。
Selko公司旗下IntelliBond® Z/C/M三款矿物质添加剂通过GFLI数据库认证,其碳足迹经独立审核(含原料、能耗、物流等全生命周期评估)符合国际环保标准。饲料企业可据此优化配方减排,以应对食品行业降低碳排压力。
冰岛私募基金Haf Investments收购瑞典水产科技公司NP Innovation多数股权,该公司专注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服务三文鱼、鲈鱼、虾类等品种。交易将加速NP Innovation全球扩张战略,通过有机增长与并购开拓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