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畜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发布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
巴西和中国签署37项协议,涵盖农业、技术合作等领域。巴西获准向中国出口高粱、葡萄、芝麻及鱼类产品,有望提升巴西高粱产量(2023-24年仅产440万吨,占国际市场0.29%)。中国去年进口高粱价值18.3亿美元。
2024年10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42万吨,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5.4%。饲料原料价格走低,产量下降,显示行业面临调整压力。
2024年,亚太地区农业食品科技初创企业展现强劲韧性,逆全球市场逆境融资42亿美元,占今年全球该领域投资的31%。
四季度猪价未现传统旺季上涨,主因气温偏高影响腌腊需求,叠加供应充足。预计12月随气温转冷,需求回暖,猪价将短暂反弹。养殖成本降低,四季度养殖业仍将维持盈利。
金华火腿传统企业通过开发火腿特色菜品、举办品牌活动等方式,推动传统产品创新升级。一场火腿宴吸引500余人品尝,现场签约1亿元,显示传统肉制品通过品牌化升级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奶牛每天通常休息10小时以上,因此一个干燥、清洁、舒适的场所(如自由卧栏)对其健康、福祉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卧栏是否舒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奶牛起卧的便捷性,所以农场工作人员通常会观察异常起立行为,作为标准福利管理的一部分。
科迪华(Corteva)近日宣布在非转基因小麦杂交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提高产量潜力10%。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蓝皮书》显示,2023年保险业在农业领域不断扩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其中在疾病防控和抗生素减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农业领域共投入防灾减损资金14.8亿元,相较2022年增加12%。
通过分析上市猪企薪资水平,揭示了规模化养殖企业的人才战略和成本结构,对中小企业的人才管理和薪酬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巴西食品巨头BRF计划斥资4300万美元收购一家中国加工食品工厂。这项收购将帮助BRF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提升其在亚洲最大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中小农业企业可通过季节性波动管理优化猪场运营,利用种群限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如智能监测系统可降低成本20%,市场对高品质猪肉需求增长10%,建议企业关注政策补贴和技术培训,把握市场机遇。
这家禽业巨头在佩里县的扩张预计将新增21个就业岗位,并优化饲料供应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