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鲜
富邦科技如何通过找准痛点+服务+量化效果,成为全球肥助剂第一?
湖北富邦科技(股票代码:300387)从一家小厂变成全球化肥助剂行业第一,靠的是不只卖产品,而是帮客户解决真问题:化肥厂成本高、污染重,农户产量低、浪费大。其通过"技术+服务"模式,帮化肥厂省20%成本、减5%能耗,帮农户增产50公斤/亩,硬生生挤掉国外巨头。

具体做法包括:

第一,聚焦化肥助剂"冷门"市场,避开巨头,专攻化肥厂和农户的痛点。第二,组建"驻厂技术小组"和"田间服务团队",深入化肥厂优化工艺,比如帮某厂降3%粉化率、每年省百万成本;深入田间推"测土配方+专用助剂",像水稻缓释肥让施肥从3次变1次,省15%氮肥。第三,靠包膜缓释技术等专利,打破国外垄断,肥效更好、不伤地,客户抢着用。

富邦的杀招是"技术+服务"绑定客户:不光卖助剂,还进工厂调工艺、去田间教种植,承诺省多少、增多少,客户一见效果就离不开。2024年,这模式让富邦从供应商变"合伙人",对手抄都抄不了。

最值得学习的:富邦找准痛点(成本高、产量低)、用技术+服务解决问题(驻厂+田间)、承诺量化效果建壁垒。别光卖饲料、肥料,深入客户现场,帮他们省钱、增产。比如,你做饲料添加剂,就去养殖场蹲点,量身定制方案,承诺"牲畜少生病、肉重增10%",客户看到效果立马信你,订单稳稳的!

钻进客户现场,解决真问题,承诺实打实的效果,生意自然火!
今日热点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榜发布,区域集群与产业升级成焦点
最近,农业农村部公布新一期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四川等省份凭借其雄厚的农业基础和加工业实力,拥有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例如,山东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超过200家。这反映了区域农业资源的禀赋差异和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也在加速崛起,国家正鼓励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格局。

在产业结构上,这些龙头企业广泛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其中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领域的企业占据较大比重。

我国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龙头企业梯队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285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

这些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服务协作等方式,平均能够带动周边数千乃至上万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贡献额可观,部分优秀企业甚至能达到1.5万元以上。
技术动态
巴西利用玉米乙醇副产物生产菌蛋白饲料
2025年6月,巴西Enifer公司与FS乙醇生产商合作,利用玉米乙醇发酵副产物薄酒糟生产菌蛋白饲料,年产量达500吨。该技术采用PEKILO®发酵工艺,通过Paecilomyces variotii菌株将薄酒糟中的糖类转化为蛋白含量约60%的菌蛋白,解决传统饲料蛋白(如豆粕)成本高、环境负担重的问题。

菌蛋白饲料成本较豆粕降低约15%,试验显示肉鸡体重增长率提高8%,饲料转化率改善5%,水产养殖中鱼类生长效率提升7%。

此技术适合中小农牧企业,可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与乙醇或淀粉厂合作,通过小型发酵设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尤其在中国的广西、云南等玉米或甘蔗加工地区,应用潜力较大。

FS公司计划若试点成功,扩建至年产1万吨的设施,推动可持续蛋白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