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鲜
小预算撬动大市场:农牧企业如何激光穿透式品牌传播?
兰格格乳业的品牌传播策略,为农牧企业提供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参考。其核心在于'激光穿透'——集中有限资源,在一点上形成突破。

操作层面,进行精准定位。兰格格聚焦'草原酸奶'细分品类,主打'好菌种'和'好奶源'。农牧企业应明确自身最独特、最具竞争力的点,例如是坚持特定天然饲料的生态猪肉,还是采用特定工艺的小众杂粮。找准这个'1',营销资源才能用在刀刃上。

其次,渠道聚焦。兰格格早期并未全渠道广告,而是选择行业展会、专业媒体或特定社群深度沟通,形成口碑。企业应识别目标客户群的核心聚集地,如地方农产品展销会、特定电商平台或本地生活社群,进行深度渗透。

例如,策划一场针对核心经销商或大客户的体验式营销,展示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效果可能远超分散投放的50万元广告。

内容穿透。通过持续输出与核心价值相关的专业内容,强化品牌认知。内容可以是养殖技术科普、产品营养价值深度解读,或企业可持续理念的故事,关键在于真实、专业、能打动目标用户。例如,公司持续分享客户成功案例,成功数据,建立信任,比空洞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如此,即便预算有限,也能在目标市场形成强大品牌穿透力。
今日热点
欧盟反毁林法案遇阻,环保与农民权益如何平衡
欧盟旨在遏制全球森林砍伐的'反毁林法案'(EUDR)近期在实施层面遭遇11个成员国(含奥地利等农业大国)的反对,这些国家呼吁削弱法规以减轻农民负担。

该法案原计划要求进口至欧盟的咖啡、牛肉、大豆等特定商品须证明其生产不涉及2020年底后的毁林行为。

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标准仍在博弈,但整体趋势明确。出口型企业须密切关注目标市场法规变动,提前布局可追溯体系和可持续认证。例如,出口欧盟的加工肉制品,需确保所用大豆(如作饲料)来源合规。大豆、棕榈油等大宗商品受影响较大,可能间接影响国内饲料成本与来源选择。

对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这既是警示也是机遇。国内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主动采纳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生产体系,并在未来政策收紧或市场竞争加剧时占据先机。

可利用政策反复期研究不同认证体系的成本效益,探索低成本合规路径,如通过合作社共建区域追溯平台。同时,关注替代性原料或更可持续生产方式,如本地采购、循环农业,以降低对高风险供应链的依赖。
技术动态
发酵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发布,降本增效有真招
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了含发酵饲料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在内的10项粮食流通科技创新成果。此技术为农牧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养殖效益提供了明确方向。

发酵饲料通过微生物预处理常规原料,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并产生有机酸、小肽等有益代谢物。

直接益处包括:1. 提高饲料利用率:同等投喂下增重更快或产出更多,降低单位产出饲料成本。据猪好多网数据,近期猪粮比已入三级预警区间,提升料效至关重要。2. 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有益菌及其代谢物抑制有害菌,维护肠道微生态,降低兽药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3. 辅助'减抗限抗'及原料替代:减少对豆粕等高价蛋白依赖;其对肠道健康的促进,也为'减抗限抗'提供有效方案。

引入发酵饲料可以下方面着手:1. 考察商品化发酵剂与设备,初期可采购成品发酵料,或委托代加工进行小范围试验。2. 条件允许下,引进小型发酵设备,利用农场部分原料(玉米、麸皮、豆渣等)自主发酵。3. 关注此次发布的具体技术成果细节,了解其菌种、工艺参数及在不同动物上的应用数据,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