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鲜
卖鸡爪卖到品类第一,这个80后小伙如何在细分品类崛起
休闲零食行业看似饱和,但王小卤从亏损100多万元到连续6年虎皮凤爪品类第一的转变,揭示了中小企业在红海市场中寻找突破口的深层逻辑。
传统思维认为,进入成熟市场需要差异化或低价竞争。王小卤最初卖卤猪蹄亏损百万,正是这种思维的体现。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创始人通过天猫生意参谋数据分析,发现凤爪品类占据前十中的两个位置,而猪蹄根本不在榜单中。这一发现改变了整个战略方向。
王小卤构建了最小生意模型:低获客成本、高复购率、健康毛利率。虎皮凤爪产品测试时,所有人都说比卤猪蹄好吃且想复购,连续10个月销售火爆。2019年底通过李佳琦、雪梨直播间引爆,当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2020年成为天猫鸡肉零食销量第一,单月销售额达1500万元。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专注和极致。王小卤将全部资源聚焦于虎皮凤爪这一单品,通过产品力建立用户粘性,再借助线上势能快速铺开线下渠道。这种专注策略避免了资源分散,在单一品类中建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
对农牧企业而言,关键启示在于重新审视市场机会。企业需要深度分析数据,识别看似饱和市场中的真实需求缺口,然后集中资源打造极致产品。这与榕石一直主张的做少不做多,一根针扎扭屁股相吻合。真正的竞争不是与所有人竞争,而是在细分领域做到最好。
今日热点
巴西禽流感冲击全球鸡肉贸易,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实施禁令
全球最大鸡肉出口国巴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贸易挑战。2025年5月首次爆发禽流感后,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实施进口禁令,预计全年出口量将下降2%至520万吨。这一危机揭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深层风险。
巴西作为全球鸡肉出口霸主,其贸易网络高度依赖少数几个大客户。一旦遭遇疫病冲击,整个出口体系立即陷入瘫痪。这种集中化风险暴露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固有缺陷,也为其他出口国敲响了警钟。
危机中的战略调整正在加速。巴西企业正在开拓新市场,同时提升国内消费能力。预计2025年国内人均消费量将增长5.4%,为企业提供了缓冲空间。鸡蛋出口预计增长117%至4万吨,猪肉出口预计增长7.2%至145万吨。
对中国农牧企业而言,这一案例提供了宝贵的风险警示。企业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网络,避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同时,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未来,具备供应链韧性的企业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巴西的经验表明,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技术动态
巧克力发酵技术突破,科学家破解风味密码
诺丁汉大学科学家成功破解了可可豆发酵的微生物密码,通过识别关键微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建立了可控的实验室发酵系统。这一技术突破将彻底改变全球巧克力生产格局,为品质标准化开辟新路径。
传统可可发酵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导致品质波动巨大。不同农场、地区甚至同一农场的不同批次,都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风味。研究人员在哥伦比亚农场进行实地研究,识别了影响风味的关键因素,包括温度、pH值和特定微生物种类。
新技术通过定义微生物群落,实现了发酵过程的可控化。研究人员开发了合成微生物群落,成功复制了传统发酵的关键化学和感官特征。企业可以依靠可测量的指标,如特定pH值、温度和微生物动态,来可靠地预测和实现一致的风味结果。
这一技术突破对全球可可产业具有革命性意义。就像啤酒和奶酪生产中的发酵剂一样,可可发酵即将迎来标准化时代。中小可可种植户可以通过采用标准化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得稳定收益。
对中国巧克力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可以摆脱对进口高品质可可豆的依赖,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国产可可的品质。这一技术将推动全球巧克力生产向更高品质、更一致性的方向发展。